重阳节
作者:学生融媒体发展中心 来源:学生融媒体发展中心 发表于:2022年10月04日 文章点击数:503
重阳节
九
九
重
阳
节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明代张岱著《夜航船》云:“九为阳数,其日与月并应,故曰“重阳”。
重阳节诗词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醉花阴·重九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传统习俗
01
登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据文献说,“登山祈福”的习俗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流行。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登高楼、或是登高台。
02
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
03
赏菊,饮酒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菊本是天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04
晒秋
重阳节是最好的赏秋时期,中国南方还有些山区村落保留了“晒秋”特色。在湖南、广西、安徽、江西等生活在山区的村民,由于地势复杂,村庄平地极少,只好利用房前屋后及自家窗台屋顶架晒、挂晒农作物,久而久之就成一种传统农俗现象。
05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当今重阳糕,无固定品种,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民间传说
登高寻九节菖蒲:传说重阳节登高之俗是始于秦始皇命术士郑安期前往岭南寻找长冲冲冲生不老药,郑安期在白云山觅得九节菖蒲时,不幸坠崖,乘仙鹤飞升。
登高山带回雷电火种:古人认为山上云雾缭绕,为呼风雨唤雷电之神龙所居。而且,高山的雷电可以带来火种,利用火可以吃到化腥臊的熟食。
重阳养生饮食方面
保护肠胃、润燥
饮菊花酒,益阴滋肾
吃重阳糕,步步登高
吃羊肉面,益气补虚
起居方面:避风而卧
早睡早起,适当午睡
热水泡脚,胜似补药
运动方面
小心“养秋膘”
合理运动,调养肺气
心态方面:心情开朗
情绪“莫悲秋”
注意保暖,适时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