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霜降
作者:学生会媒体发展中心 来源:学生融媒体中心 发表于:2021年10月23日 文章点击数:565
二十四节气霜降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霜降时节,养生保健尤为重要,民间有谚语”一年补透透,不如补霜降",足见这个节气对我们的影响。
天气渐渐变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在每年的公历10月23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秋季昼夜温差大,白天较热,到夜晚温度会骤然下降到0℃以下,空气中的水蒸气便在地面或者植物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的变成六角形的霜花,色白且结构疏松。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关于霜降说:“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可见“霜降”表示天气逐渐变冷,露水凝结成霜。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说“气肃而霜降,阴始凝也”。讲到一般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叫做“初霜”或“早霜”,而把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叫做“晚霜”或“终霜”。
1、霜降吃柿子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此时节的柿子皮薄、肉多、味鲜美、且营养丰富。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说的就是,柿子具有清热去燥、润肺化痰、止渴生津、健脾、治痢、止血等功效。所以,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吃柿子不仅可以防寒保暖,而且还能补筋骨,非常适合霜降时节食用。
2、霜降登高
登高既可使肺的功能得到舒畅,同时登至高处极目远眺,心旷神怡,可舒缓心情。天高云淡,枫叶尽染,登高远眺,赏心悦目,但也要有所讲究。登高的时间要避开气温较低的早晨和傍晚。要沉着,速度要慢,以防腰腿扭伤;下山不要走得太快,以免膝关节受伤或肌肉拉伤。登高过程中,应通过增减衣服来适应温度的变化;休息时,不要坐在潮湿的地上和风口处;出汗时可稍松衣扣,不要脱衣摘帽,以防伤风受寒。

3、霜降赏菊
古有“霜打菊花开”之说,所以登高山,赏菊花,也就成为了霜降这一节令的雅事。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上有记载。“霜降之时,唯此草盛茂”,因此菊被古人视为“候时之草”,成为生命力的象征。霜降时节正是秋菊盛开的时候,我国很多地方在这时要举行菊花会,赏菊饮酒,以示对菊花的崇敬和爱意。古人眼里,菊花有着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认为是“延寿客”、不老草。《杂五行书》说:在屋舍种“白杨、茱萸三根,增年益寿,除患害也。”侵害身体的晚秋寒气在古代常被视为鬼魅恶气,能驱风逐邪祛寒的茱萸,民间作驱病疗疾之用。
四,霜降的诗
《列岫亭》
宋代:江定斋
倚槛穷双目,疏林出远村。
秋深山有骨,霜降水无痕。
天地供吟思,烟霞入醉魂。
回头云破处,新月报黄昏。
《巴江》
宋代:晁公溯
巴江暮秋末,霜降千林空。
山色不改碧,蓼花无数红。
木叶感湘浦,莼羹忆江东。
艰难志当壮,吾未怨途穷。